琴音助修身 回归婴儿心
研习会的第三天,天气虽然有点阴,相比前两天高密度的授课,当天的学习安排迎来了难得的轻松气氛。上午,北京德慧智国学馆的金院长,百忙之中从北京赶到成都,介绍了《德慧智经典诵读如何在幼儿园落实》。下午,成都张老师带领大家赏析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古琴文化,领略了古琴弹唱的魅力。
逆成仙,顺成人。导师一再教育我们,修身明德,要醒己迁善,回婴忆望,逆返先天,身心品质要回归婴儿时代。昨天导师讲解了胎婴养虚的纲目,加深了对养虚的认知和了解。今天,金院长又把大家带回孩童时期,实践并感受了德慧智教育的精细。
金院长认真介绍了幼儿园如何进行幼师德慧智经典学习的育人方式,让幼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,具有了切实的修身感悟,更好理解和掌握幼儿身心先天的生理状态,培养出符合德慧智教育需求的合格师资人才,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德慧智教育理念,更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。她一边讲述德慧智幼儿园的生动案例,一边带领大家实践幼儿的诵读课程,重温幼儿园小朋友快乐无忧的童年状态。
追往忆今,让很多成年同学感叹:“我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”,自己远离童心和意识的单纯、天真、质朴、自然已经太久了,身心蒙尘厚重,需要时时事事勤拂拭,减负、减压、减欲求,牢记改造阴我意识的学习重任。
张老师的古琴赏析课,为大家做了一场古琴扫盲普及,让大家回到古代体味春秋秦汉盛唐圣贤辈出的优秀艺术,感受修身文化环境下古琴音乐艺术创作的千古魅力。古琴之美,正如《德道经》所描述的“意声相合”,美在人琴一体、音韵相合,与经典诵读韵诵之美异曲同工,相得益彰。
为大于细的教学成效
早晚的观色卡训练和梅花韵拍操实践,充分体现了大道至简至朴、易知易行的原理,一切都需要不断在为大于其细中实证,一切都需要不断在图难于其易中践行。
在细节中找差距,将难点落实于易行之处,是这几天大家学习中自觉达成的认知共识。身心的放松,呼吸的调整,身形的坐姿、站姿,描画太极和揉拉太极的手势,这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基础环节,却体现出大家为细功夫的参差不齐与教学差距。
太极修身锻炼时,大家基本能认真刻意保持身姿的正确要求,但是坐着听课时大都又处在自由散漫的状态,身识的标准与规范,还未真正转化为意识思维的程序指令,随时随地都能自如启动。
整个教学对细节实践高标准的要求,让大家印象深刻。每次课前,都有辅导老师带领大家反复进行三调,规范身识形态。但时间一长,很多同学的身姿又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懈,辅导老师们会随时走到同学身后,轻轻提醒矫正。每次提醒和矫正,都能让大家意识到自己当下的问题,及时改正,固定和强化身识的正确认知。
靠墙站调整适于自己最佳的无极桩身形时,当姿势完全正确后,很多同学都体会到高能量瞬间灌注体内的感觉。
书画太极和揉拉太极,每个动作的练习都进行详细的分解动作,比以往更具有典型的参照性,可以逐一细节对照,逐一细节矫正,绝大部多数同学当场都能够掌握基本要领。
即使大家还不能保证每个细节都做到准确到位,至少在意识思维里建立了正确的规范标准和准确的参照指数,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操作要领,把握了正确的实践要求,为大于其细,图难于其易,能够持之以恒进行修持,何愁实践不能达标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