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篇

第六十二章 四有

第六十二章 四有(18

故大道廢,案有仁義

知快出,案有大僞

六親不和,案有畜慈

邦家亂,案有貞臣

:查問,發問之詞。參見上章註。本章通行本各句均缺此“案”字,乙本及楚簡本作“安”。下同。

句義:所以大道廢失以後,人們離道失德,仁義又如何能夠保持呢?修真學中,心君不尊道貴德,大道廢失,任憑私欲貪念的後天智識主宰身國,那麽肝中的仁德品格與能量,肺中的義德品格與能量,也就難以存在了。

:知識。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通行本作“智”。  :《說文》:“喜也”。《字彙》:“快,稱意也。又爽也、喜也、疾也。又姓。”快意、舒暢,又與“慢”相對,速度快等義。乙本及通行本作“慧”。  :欺詐。《說文》:“僞,詐也。”虛假,僞詐等義。

句義:智用於正,則可利益眾生;用於邪,則生虛假僞詐之事,禍害生靈。智若無仁、義、禮、信四德的扶生、支撐、制約,那麽就是陰智、愚智。離道失德後人們唯後天智識事,而不用思識之心,沉溺於以後天的陰我爲用,反應雖然快,能夠滿足私欲,大量欺詐虛假的事必然會發生

: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牽引,下象出氣的牛鼻形。牛鼻被牽著,說明是已被人類馴服豢養的家畜。本義:家畜。《說文》:“畜,田畜也。”有養育、畜養等義。又有順從,馴服義。《禮記·祭統》:“孝者畜也。順於道,不逆於倫,是之爲畜。”其他本作“孝”。  :形聲。从心,茲聲。本義:慈愛。《說文》:“愛也。”帛書作“”,相通而含修意

句義:六親之間失德不和,被利所制,親情養育的慈愛又如何存在呢?修真學中的六親乃指心君下的四臟六腑,氣機之不和。氣機不和,也就難有真正的茲産生出來。

修真學異構象意字,與常道的“”字通假使用,但其意主要指體內。昏:黃昏。《說文》:“昏,日冥也。”引申爲昏暗、無光,昏聵、糊塗,昏花、目不明等。  :會意。金文字形,象上下兩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亂的絲。本義:理絲。《說文》:大徐本謂其“治也”,段註本更正爲“不治也”。有擾亂、破壞,淫亂,混亂等義。甲本作“乳”,乙本“乳”下少“子”,“亂”之異體甚多,皆形近通假。昏亂:昏庸無道,糊塗妄爲。  :會意。从卜,从貝(甲骨文作“鼎”,後省改爲“貝”)。鼎本是食器,這裏表示火具,即用火具而卜。本義:占卜。《說文》:“貞,卜問也。”假借爲“正”、爲“定”,端方正直。《易·乾卦》:“元、亨、利、貞。”有貞潔、貞操、忠心、真誠等義。通行本作“忠”。

句義:如果國和家都因失德而昏庸無道了,正直的貞潔之人和忠臣還會有嗎?修真學中,“身心”這個邦家由於門窗不開,諸多的“口”和“心”君不能天人合一,全都處於亂狀態,那怎麽還能只望居於臣位的肝、脾、肺、腎,能夠擔當起“貞”臣的使命呢?

〖註音〗

畜:xù音蓄;貞:zhēn真。

【繁簡對照】

廢(废),義(义),僞(伪),親(亲),亂(乱);應(应),絕(绝),棄(弃),復(复),處(处),較(较),養(养),異(异),體(体),國(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