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《德道经》

道篇

第六十章 歸根

第六十章 歸根(16

 

至虛,極也;守情,表也。萬物旁作,吾以觀其復也

天物雲雲,各復歸於其根曰靜,靜是謂復命。復命常也,知常明也

不知常,作兇

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沕身不

 

:《說文》:“人之陰氣有欲者。感情、愛情等義。通“誠”,真誠、真實。修真學中“情”分爲後天七情和先天真情兩大類。少私寡欲而制後天七情以通達先天真情。情亦通“靜”,《廣韻》:情,靜也。乙本作“靜”。  :《說文》:“表,上衣也。”《玉篇》:“表,外也,上衣也,書也,威儀也,明也,表也。”另有表現、表明、表示等義。乙本作“督”。通行本作“致虛極,守靜篤”。

:《說文》:“旁,溥也”。(註:溥,大、廣。)有側、偏,旁邊、其他的,依照、仿效等義。古通“傍”,依附也。  :甲骨文字形,象衣領初作的形狀。本義:人起身,突然站起。《說文》:“作,起也。”通行本作“並”。  楚簡本作“萬物方作,居以須復也”。

段義:進入到虛無至極的境界,堅守住誠靜不二的狀態,萬物離開德“一”狀態後演化的景象表現出來,我由此觀察、探究並且明白萬物復歸德道的必然之理。

:《說文》:山川氣也。比喻盛多,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“威武紛雲。”顔師古云:“紛雲,盛貌。”通行本作“夫物蕓蕓”。蕓:形容眾多,與“雲”義近。楚簡本作“天道員員”。  :形聲。从青,爭聲。本義:彩色分佈適當。《說文》:“靜,審也。”又“審,悉也,知寀,諦也。”其義詳審、知悉、真諦等,又爲安靜、寧靜、安定等義。乙本作“曰靜”,通行本作“歸根曰靜”。甲本殘缺,缺字空位同乙本。  :《說文》:使也。段註:“命者,發號也,君事也。非君而口使之,是亦令也。故曰命者天之令也。”又爲人命、天命、壽命等義。復命:執行命令後回。楚簡本此章至“其根”後無。

句義:大道化生宇宙萬物氣象萬千,每一類物種最終必然復歸於德“一”和道“无”,道“○”就是萬物生命的根蒂。生於道而歸於道,就名之爲靜。由動的離德“一”而萬化,再復歸於德“一”的淳樸和道“○”的至虛,歸於道就是靜,重歸於靜就是回歸復命。:音荒。《字彙》:“,荒巾也,幭也。”幭,古代車前橫木上的覆蓋物。頭巾。乙本作“芒”。,音義同“凶”。本句通行本作“妄作凶”。

段義:不知大道無私無欲,不識遵道循德的客觀運行變化規律,不依此自然法則實踐修真明德,就如同以巾蓋頭,障蔽其目,於茫茫中造下凶險。

:形聲。从巾,尚聲。本義:旗。《說文》:“下裙也。”有經常,倫常、綱常(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準則),規則、規律等義。《荀子·天論》:“天行有常,不爲堯存,不爲桀亡。”

句義:萬物生於道而復歸於道,散於德而歸於德,這是自然大道的客觀規律。承認、把握、遵從、順應、實踐這一規律法則的人,就是明白大道之理。

音荒。《字彙》:“,荒巾也,幭也。”幭,古代車前橫木上的覆蓋物。頭巾。乙本作“芒”。兇,音義同“凶”。本句通行本作“妄作凶”。

  句義不知天地變化的真、法則規律巾蓋頭,障蔽其目,於茫茫中造下無窮凶險禍患

:本義容納,寬容。  :公平、公正。  :參見六十九章註  道乃久:甲本殘缺,乙本作“道乃”。  :音密,又音勿。《集韻》:“沕,潛藏也。一曰塵濁謂之沕。”《文選》载贾谊《弔屈原文》:“襲九淵之神龍兮,沕深潛以自珍。”  :修真學異構字,與殆字通假甲本作 “”,或作“”,篆書中形同。殆,危險。乙本及通行本作“沒身不殆”。

段義:掌握了大道演化散聚的規律和法則,就能慈愛柔容萬物,容包化同,一體眾生,爲眾生萬物的同歸德道而無私奉獻;能夠慈容萬物眾生,就是大公無私的德道境界;具備大公無私,爲眾生回歸德道而奉獻一切的人,才能堪任人中之王。大容和公心德性品格是爲王者的基礎;真正的王者,用德“1”貫穿天地人三才,帶領眾生重歸德道,這才是肩膺天命,代表天意爲王治;天,無私無欲,效法於大道,無所不容;同於大道,不生不滅,不減不增,才能長久不衰;只有遵循這些法則,復興德道,社會才能清明,沒有危險産生和出現危機。

〖註音〗

huāng音荒;乃:nǎi音奶;沕:音密;dài音代。

 

【繁簡對照】

歸(归),極(极),萬(万),觀(观),復(复),雲(云),靜(静),謂(谓),兇(凶);篤(笃),並(并),處(处),須(须),蕓(芸),員(员),殘(残),僅(仅),彙(汇),義(义),隱(隐),構(构),書(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