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《德道经》
德篇
第二十一章 爲正
第二十一章 爲正(58)
其正①,其民屯屯②;其正察察③,其邦夬夬④。
禍,福之所倚;福,禍之所伏⑤。孰知其極?
其无正也⑥。正復爲奇,善復爲訞⑦。
人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。
是以方而不割⑧,兼而不刺⑨,直而不絏⑩,光而不耀⑪。
①正:《說文》:“是也。从止一以止。”一者,德也,正直無偏邪而合於道。又通“政”。
:修真學異構字。《字彙補》:“,音契,門也。”門:《說文》:“聞也。聞於內,內可聞於外也。”,常意有廣開言路、受讕納言、允許自由出入等義。甲本缺,乙本作“其正”。通行本作“其政悶悶”,丟失修意。
②屯: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聚也”。即聚集、屯聚等義。乙本爲“屯屯”,甲本缺損,通行本作“淳淳”或“醇醇”。
句義:治身如治國,治國同治身。德治爲政者能廣開言路、納谏語,不禁錮人民,則人民聚集團結擁護。
③正:通行本作“政”。 察:《說文》:“復審也”。即仔細察看。此指監察控制民眾的思想而不是以德教化民眾。
④夬:《說文》:“分決也”。《字彙》:“夬,分決也。有所破壞決裂也。”通行本作“其民缺缺”。
句義:爲政者只監察別人馴從自己,而不反省自己的德行,其邦國將會分裂解體。
⑤禍:參見第九章(46)註⑤。 禍與福是一對陰陽,可以相互轉化。
⑥也:通行本用“耶”。
句義:陷在陰陽“二”中轉化沒有終極,是因爲離失了德“一”這個正。
⑦復:《廣韻》:“又也,返也,往來也,安也,白也,告也”。
奇:此處指少。
訞:甲乙本均缺損,通行本或作“訞”,或作“妖”,二字古同,怪異之義。
段義:丟失了道德教化,不以德治身國,正就反而變成稀奇的了,善反而變成怪異的事了。
⑧通行本“是以”後多“聖人”二字。 方:下从舟省,而上有竝頭之象。故知並船爲本義。本義:並行的兩船;泛指並列、並行。《說文》:“併船也,象兩舟省總頭形”。有方形、方向等義。馮達甫《老子譯註》:“方則有隅,有隅則割。不割謂不露鋒邊。不劌手。”
句義:以德治心身以戒束身心兩種方法並行,德治與法治相結合,有規矩卻不露鋒芒傷人。
⑨兼:小篆字形,从又(手),从秝。字形象一手持兩棵莊稼。《說文》:“兼,並也”。甲本缺損,乙本作“兼而不刺”,通行本作“廉而不劌”,“劌”或作“害”。 德治、法治能兼畜人但不冒刺傷人。
句義:以德治爲本,以法治爲用,則法治不會偏曲而傷民。
⑩絏:甲本缺損,乙本作“絏”。通行本作“肆”。絏、绁古同,音泄。《說文》:“绁,系也”。《玉篇》:“絏,音絀,繫也。”系、繫皆爲拴、綁,約束之義。
句義:以德治爲本的法治,正直而不束縛於人。
⑪耀:照耀。甲本缺,乙本作“眺”。《說文》:“眺,目不正也”。眺望,斜視。
句義:德治坦蕩光明卻不耀眼。
〖註音〗
:qì 音契;
夬:guài 音怪;
淳:chún音纯;
孰:shú 音熟;
訞:yāo音夭;
絏:xiè音泄;
曜;yào音要;
劌:guì 音貴。
【繁簡對照】
爲(为),悶(闷),禍(祸),極(极),復(复),絏(绁);門(门),聲(声),蓋(盖),異(异),體(体),義(义),劌(刿),傷(伤)。